11月25日15时40分,在蓝田某地,伴随着一声长鸣,由“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固液探空火箭飞行样机”离轨而出,直指云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校固液混合动力火箭的首次试飞,验证了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了预定的飞行要求。
该飞行样机全长920 mm,箭体直径80 mm,设计飞行高度1200 m,主要由固液混合发动机、气动减速装置和机载航电设备等部分组成。其中,发动机以氧化亚氮/高能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推力200 N,工作时间4.89 s,工作压强4.2 MPa;气动减速装置用于开伞并实现火箭回收;机载航电设备包括摄像机、GPS定位器和高度仪。
长期以来,航天学院坚持科研育人与实践育人同向同行,教学与实践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思路,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托于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实验室的优势研究方向,形成了固液探空火箭研制兴趣团队,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该团队由胡松启教授课题组青年教师刘林林与6名研究生组成,飞行样机为该团队在近100次固液混合发动机地面试车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并在项目研制周期内自主实现了火箭总体的设计、研制与总装,相关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
在样机的研制过程中,团队成员在兴趣的指引下斩荆披棘,进行了多轮艰苦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高燃面退移速率固体燃料配方研制、高燃烧效率推力室设计、火箭壳体模块化装配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团队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师生们也深刻体会到了航天任务作为系统工程的复杂性,进而加深了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的理解。
此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不但验证了发动机的飞行工作稳定性和优异能量性能,也为后续中大型探空火箭的研制提供了借鉴。同时,该飞行样机也可作为实验教具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研学活动,并可作为飞行载体供校内外学生进行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
据项目负责人刘林林老师介绍,团队射高为5 km的固液混合探空火箭已进入生产阶段,预计2021年一季度进行首飞。此外,依托团队在高性能含石蜡燃料方面的技术优势及在固液混合发动机领域的丰富经验,射高为10 km和30 km的探空火箭筹备工作目前也进展顺利。